“豆芽刺客”刺中的不只是錢包
近日,一位網友在本地論壇上分享了自己在菜市場偶遇“豆芽刺客”的經歷:豆芽標價不高,但斤兩不足。跟帖的網友則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價格不高則無需較真,有人認為這是經營誠信的問題,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筆者認為,“豆芽”雖小,“刺”人也疼,這不單單是對幾元錢的“計較”,還是對公平交易的追求、是自身權益的合理維護。而“豆芽刺客”的背后,則折射出另一個問題——菜籃子“刺客”仍有出擊的動機和時機。
近年來,菜市場管理愈發(fā)規(guī)范,“放心菜籃子”工程穩(wěn)步推進,但視頻平臺卻興起了博主“打假”之風,視頻中的遇假秤、被調貨等問題頻頻引發(fā)爭議,這也側面反映了,這些問題的普遍存在。
先說動機。之所以存在缺斤少兩、偷梁換柱、加量加價等問題,歸根結底,是商家以自身利益為先,誠信經營意識淡漠。無信經營或許會帶來一時的利益,但損失口碑與潛在客源的后果則更加嚴重,還有可能因一家商戶的錯誤而影響整個賣場的形象,繼而造成更大損失。另外,商家無視法規(guī),侵犯消費者權益,也終難逃法律制裁。處事、經營,都需誠信守法,無貪小利之心,方能長久立足,舍本逐末實不可取。
再說時機。缺斤少兩需要“假秤”配合,菜市場管理部門責無旁貸,加強巡查了嗎?設立公平秤了嗎?有售后服務、解決方案嗎?缺斤少兩尚易“取證”,但偷梁換柱、加量加價則防不勝防,一旦遇到此類糾紛,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或許是監(jiān)控視頻。除了公平秤、監(jiān)控攝像頭的硬件安裝,菜市場還需完善監(jiān)管制度,不讓菜籃子“刺客”有機可乘。
綜上,嚴防菜籃子“刺客”要做到以下兩點:加強教育,成風化人,掐滅“動機”;巡視監(jiān)管,拉緊紅線,杜絕“時機”。
同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街頭巷尾的提籃小賣始終有“市場”、有“流量”。這樣小本謀生、便捷采購的需求同樣不能忽視,但見人要價、缺斤少兩的“刺客”隱患同樣存在,如何管好屋外的“菜市場”,讓“文明風”與“煙火氣”同行,還需要城市精細化管理再下功夫、再尋答案。(郭淑嫻)
責任編輯:龔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