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過緊日子”,長期艱苦奮斗
財政部日前印發(fā)通知,從強化預算約束角度,對中央部門和地方財政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提出六方面明確要求,督促各地區(qū)各部門堅持過緊日子不放松。
通知中的各項規(guī)定都非常有針對性,比如,“舉辦活動不得講求排場,盡量節(jié)約支出。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要優(yōu)先使用單位內部會議室、禮堂等場所,鼓勵采取視頻、電話、網絡等線上方式開展公務活動。”就是針對有些地方有些部門的違規(guī)做法而提出來的,讓人警醒。
有些人認為,在公務活動中打打擦邊球,超標一點,甚至違規(guī)一點,不要上綱上線,犯不了法。久而久之,違反八項規(guī)定的一些做法就成了習慣。比如,本來單位內部有會議室,為了別出心裁,而將會議地點放在其他地方,并且在會議過程中裝指引牌、拉橫幅、擺放鮮花、設置茶點等等,這些與會議不相干的東西也都產生了,而這些也都需要單位集體或者基層來買單的。對此,群眾當時嘴上不說,其實心里是有一桿秤的。
過緊日子要從多方面做起,要真正做到領導帶頭?!顿Y治通鑒·唐紀》記載:“秦王世民觀隋宮殿,嘆曰:‘逞侈心,窮人欲,無亡得乎!’命撤端門樓,焚乾陽殿,毀則天門及闕;廢諸道場,城中僧尼,留有德名者各三十人,余皆返初。”李世民是在時刻提醒自己,要吸取隨亡的教訓,不能在奢侈浪費上邁一步。也正是這樣,才有了唐朝初年的安定與繁榮局面。“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古人深知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我們要世世代代牢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我們國家發(fā)展到什么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是的,相比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現在的我們生活確實是富裕了,吃的用的似乎什么都不缺,拿起手機,動動手指,一切都會有。但是我們真的不能夠肆意浪費。我們是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像糧食等物質,都一直處在緊平衡狀態(tài),家業(yè)再大,如果揮霍無度,也會坐吃山空。
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是人性使然。所以,我們要持之以恒地穩(wěn)住過苦日子、過緊日子的定力,不論時代怎么發(fā)展,我們都要不忘初心,要時時清楚我們是怎么走過來,從而節(jié)約每一粒糧食,每一滴水,在艱苦樸素中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節(jié)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我們要將中央有關節(jié)儉過日子的規(guī)定全面落實在行動中,執(zhí)行政策不走樣,不踩紅線,真正讓“習慣過緊日子”成為一種自覺!(金勝)
責任編輯:華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