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一日千里,感受江蘇速度
在滬寧高速南京收費站,每天,有16萬輛車從這里經過。這條高速公路是一個節(jié)點,在它之前,江蘇高速公路里程是“零”;從它開始,江蘇的高速公路建設勢如破竹,實現“縣縣通高速”,千里江蘇一日還。
1991年4月7日,江蘇省成立高速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當時的江蘇人民廣播電臺交通記者崔宗山對我說,聽到這個消息他非常振奮,他知道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工程即將開始。
“滬寧高速是江蘇第一條高速公路,交通部、國務院都非常重視,是交通建設的重中之重。”崔宗山回憶說,開工典禮當天,省政府就提出,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需要,東西兩段同時進入施工,在1996年底前實現通車。
“我覺得那是一個火紅的時代,是交通大發(fā)展的時候, 所以我們的信息也很多,三天兩頭不斷有交通信息。”
雖然眾志成城,但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的建設卻面臨著眾多困境:資金匱乏,工期緊張。為此,江蘇提出借錢修路,將市場機制首次引入交通建設領域,先后發(fā)行兩期5億股股票, 2億元債券,為工程籌集到了62.98億元資金。
那個年代,建設是火熱的,報道也是火熱的。背著錄音機、帶著話筒,十幾天都在外出差是崔宗山工作的常態(tài)。崔宗山說,那個時候交通的新聞實在是太多了:“交通建設全面開花,每天捷報頻傳,江蘇的高速公路我們這個沿線,滬寧,包括寧通公路,寧連公路,我們基本都跑焦了。”
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在1996年國慶前順利竣工。 滬寧高速公路通車后,從南京到上海由10小時縮短到3小時。一年后,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年通車量已超過1400萬輛,創(chuàng)下當時全國最高紀錄,被交通部譽為“黃金通道”。崔宗山興奮地說,從那以后蘇南到上海的交通運輸條件大大改善,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開始顯現:“過去講,要想富,必須要修路,修小路就是小富,大修路就是大富。建高速公路就是快富。蘇州的滸墅關,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在不到100天的時間里,就有美國加拿大十幾個國家在這里投資。”
如今,在江蘇1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 滬寧高鐵通車后,南京到上海只要1個半小時,江蘇的“高速時代”升級為“高鐵時代”, 以南京為中心的“米”字形1.5小時高鐵放射網正在形成。就在上個月,我在灌云縣跨鹽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報道了連通蘇北蘇南的重要干線,連淮揚鎮(zhèn)鐵路全線正式進入鋪軌階段,2020年這條高鐵即可通車,江蘇北部地區(qū)多縣市無高鐵的歷史即將結束。我作為年輕的交通記者,也必將會見證越來越多的江蘇交通的榮耀時刻。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記者/施憶 編輯/秦玉婷
責任編輯:值班賬號